从1980年至1999年,宣威火腿及其系列产品,先后荣获国家银质奖、全国营养食品“熊猫杯”金奖、全国春夏市场最受欢迎商品“金奔马”奖、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、中国妇女儿童用品40年博览会金奖、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商品博览会金奖、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奖、全国特殊营养食品奖、中国用户公认质量承诺产品、云南名牌产品、云南省首届旅游优秀食品、`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指定产品、世界生产力大会指定名牌产品等各级各类奖共43个,其中云南宣威火腿企业集团公司获奖22个,占53.4%。该公司生产的"宣字牌"宣威火腿系列产品,畅销昆明、武汉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重庆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,还经深圳转口远销香港、台北、基隆、大坂、汉城、新加坡、温哥华、纽约、加拿大、泰国、缅甸等国家和地区,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。1983年8月重庆冠生园食品公司向宣威县食品公司题赠:“云腿技艺精,盛誉满山城”大红锦旗;1987年秋,昆明桂美轩糕点厂向宣威县食品公司题赠:“味美质佳,誉满中华”的精美牌匾。与此同时,由于经营成效显著,该公司曾先后得到原云南省委书记普朝柱、国内贸易部副部长黄凉尘、何济海、傅立民,云南省委副书记王学仁(原曲靖地委书记)等领导同志的题词鼓励。1988年12月24日,在“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”上,“宣字牌”宣威火腿荣获金奖后,受李鹏总理的称赞。1992年2月18日,原商业部长胡平到云南检查指导工作,在食品年货街上视察进,对“宣字牌”火腿很感兴趣,并寄予厚望。1993年6月,在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商品与盼奥运生活体育用品博览会上,组委会官员在巡视展厅时评价说:“宣威火腿是这次参展产品中最具特色的产品”。1995年4月18日至19日,世界著名物理学家、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到宣威市考察时,在重点考察了火腿生产经营情况后指出,从事火腿生产要提高商品意识,把握市场情况,注重综合效益,把火腿生产、加工发展为社会化大产业。他对宣威火腿产业发展深表关注,并寄予厚望。
关于宣威火腿的业绩,许多国内外知名的书刊都作了登载,仅目前收集到的就有十几部,如《中国国家优质食品大全》、《我的父亲邓小平》、《鹿鼎记》、《无悔的岁月》等。1996年,中央电视台《神州风采》栏目以“秦关古道话宣威”为题,向世人充分展示了宣威及宣威火腿的风采。
纵观宣威火腿的发展历程,几经曲折,几度发展,终于形成今天年产值近3亿元的大产业,其原由,包括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。社会因素主要有元时设有军民屯田;明代设置卫所;清时改土归流;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兴起;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;玉米、马铃薯、胡萝卜等农作物的引入及广泛种植;养猪业的不断发展;交通的改善;食盐的输入;人口迁移;加工技术及工艺引进等方面。自然因素有独特的气候、水土、饲料、猪种、饲养、加工工艺、保管技术等方面。几百年来,火腿业在这两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,伴随着宣威社会的发展而发展,火腿业的发展促进了宣威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巨大进步,火腿业融进了宣威六千余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之中。火腿成了宣威最负盛名的文化标志,火腿因宣威而得名,宣威也因火腿而获火腿之乡的美称,可以说宣威火腿是宣威人对祖国饮食文化的一大奉献。
综上所述,宣威火腿最迟明末产生,清初发展,清雍正五年成名,民国12年(公元1923年)著名,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再度著名,九十年代实现专业化、规模化、系列化生产,产品批量进入国内市场,产销两旺,初步展现大生产、大市场、大流通发展态势。以宣威火腿为龙头的生猪生产已发展成为宣威乃至云南最有特色、最具潜力的一大支柱产业,悄然跨入二十一世纪,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。在祖国西南气势磅礴的云岭山脉乌蒙山麓,闪耀着一颗璀灿的明珠,它山表水秀,物产富饶,阡陌流金,人杰地灵。这就是邓小平夫人卓琳(浦在廷之幼女浦琼英)的故乡,火腿之乡——宣威市。
如需了解最真最地道最正宗的【火腿】的价格行情,批发火腿(本站批发所有产品为正品)
请联系“中国好火腿网”官方电话/微信同号:135-7727-14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