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云南宣威火腿,又叫称“云腿”
“宣威火腿”历史
宣威火腿的生产、加工历史悠久、源远流长。
宋朝,抗金民族英雄宗泽创制“火腿”,火腿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。至于宣威火腿,究竟起源于何时,很难考证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自清雍正五年(公元1727年)置宣威州后,火腿便以地名命名,称“宣威火腿”,流传至今已有近300多年的历史,其声誉驰名中外。
据《宣威县志》记载,清雍正五年(公元1727年),宣威火腿就以肉质厚,精肉多,蛋白丰富鲜嫩可口而享有盛名。
宣威人为何要制作火腿?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,农户所宰杀的年猪,在短时间内自食有余,出售又受流通限制。为此,用食盐腌制的方法加工可确保其不变质,以便随时食用。
腌制好的宣威火腿
经腌制的火腿,切开后香气扑鼻,肉的颜色鲜红如火,故称“火腿”。这一方法在民间广泛传播,逐步形成一致的腌制技术,经改良完善形成如今的加工工艺,世代相传。
当然,那时的火腿加工业,尚处初兴阶段,腌制的目的是为了自备自用,人们还没有商品意识。
清朝中后期,宣威火腿加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。至清雍正年间,已初具规模,工艺颇具章法,据《宣威县志》记载,清雍正五年,城乡集市贸易市场上售卖火腿的很多,当时到宣威赴任的知州张汉问这是何物,销货者答曰:“宣威火腿”。
中国工农红军九军团、中国工农红军二军团和六军团,先后于1935年、1936年在长征中路过宣威,宣威火腿为红军走过漫漫长征路补充了给养。
“宣威火腿”制作方法
宣威火腿,是宣威汉族人在数百年腌腊肉的实践中创造出的腊肉精品。宣威地处滇东北部,冬季气候寒冷,适宜腌制腊肉。宣威火腿的腌制时间每年从霜降时节开始到立春时节结束。其腌制方法是将本地猪宰杀后,挤尽猪腿淤血,放盐揉搓。然后再经过腌制、发酵、风干等过程,次年端午节后腌熟。
宣威火腿经久不衰,主要是取决于其色香味美,营养丰富,风味独特。邻近宣威的其他地区用与宣威相同的猪种,相同的饲养方法,相同的腌制工艺,制作出来的火腿味道与宣威火腿的味道相差甚远。宣威火腿肉香馥郁,口感纯美的秘密,在于宣威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。
“宣威火腿”吃法
宣威火腿以五大特色闻名于世:鲜、酥、脆、嫩、香,其营养价值丰富,肉质弹性滋嫩,质感油而不腻,香味浓郁飘远。
宣威火腿吃法多样,可炒、蒸、煮而食,也可切块烧烤至焦黄,以排出肉表腊味,再洗净煮熟,切片食用,色、香、味具佳。
最讲究的吃法是用沙锅煮熟而食,这样更能品尝到宣威火腿的美味,其汤色清亮、味道鲜甜,肉质红嫩细腻。
如需了解最真最地道最正宗的【火腿】的价格行情,批发火腿(本站批发所有产品为正品)
请联系“中国好火腿网”官方QQ/微信同号:595950754 联系电话:158-087575-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