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若没有浦在廷就没有今天的宣威火腿
宣威火腿具有鲜、酥、脆、嫩、香甜等特点,长期以来一直以营养丰富,肉质稚嫩,油而不腻,香味浓郁,著称于世。而宣威火腿的形成,又取决于宣威独特的地域地理气候环境。邻近宣威的其他地区,用与宣威形同的猪种,相同的饲养方法,相同的腌制工艺,制作出来的火腿,其味道与宣威火腿相差甚远。
若没有浦在廷就没有今天的宣威火腿
与金华火腿与如皋火腿不同,金华与如皋自古就是商业繁荣的地方,有好东西,自然传播的快。而宣威偏居一隅,与世隔绝,几百年来火腿只是当地人自给自足,自产自销的一种物产。养在深闺无人识。而将宣威火腿由自食储备向商品过度的功臣,已致声名远播,便是当地民族商人,也是后来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岳父,卓琳的父亲浦在廷先生。
赶着马帮、下过南洋的传奇人物浦在廷先生,是宣威火腿工业化萌芽的培育者,也是推动宣威火腿走向世界,扬名海内外的第一人,他对宣威火腿的经济文化价值,早就有精辟的超前论述," 宣威地瘠民贫,穷于生计,唯有火腿一宗,为天然之特产,亦固有之利源”。浦先生不仅这样认识火腿,还敢为人行,身体力行,在清末民初,便联合众乡绅集资办厂,创办了“宣和火腿股份有限公司”,收购鲜腿腌制加工宣威火腿或从市场购进优质宣威火腿,从事火腿贸易事业,投资引入技术及机器设备进行开发,几经曲折,终于将笨重的原始农家食品加工转换成便于携带的罐头产品,跻身海内外食品市场。1923年,该公司生产的火腿罐头,在广东举办的全国地方名特产品赛会上,获优质奖章,孙中山先生为此亲笔题词“饮和食德”。
若没有浦在廷就没有今天的宣威火腿
后来浦在廷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,出资创立黄埔军校,因在北伐有功,被孙中山授少将军衔,并亲提“少将第”悬挂故居。而在他的影响下,他的几个子女也先后参加了革命,在不同时期,为中国革命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若没有浦在廷就没有今天的宣威火腿
现在几经发展,火腿已成了宣威最负盛名的文化标志,也是宣威重要的支柱产业,火腿因宣威而得名,宣威也因火腿而获火腿之乡的美称,可以说宣威火腿是宣威人对祖国饮食文化的一大奉献,而其最重要的推动者浦在廷先生更是功不可没,好火腿网专注弘扬正宗宣威火腿文化,更多关于宣威火腿的信息请关注好火腿网!领略宣威火腿的神奇魅力。
如需了解最真最地道最正宗的【火腿】的价格行情,批发火腿(本站批发所有产品为正品)
请联系“中国好火腿网”官方QQ/微信同号:595950754 联系电话:158-087575-31